台州

首页>地方频道>台州>要闻

建设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台州如何发力?

 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,我国民营经济在风雨中萌发壮大,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这其中,台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、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、市场经济先发地,勇立潮头,诞生了民营经济的“台州现象”。

  如今的台州,是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。未来的台州,正朝着建成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昂首迈进。

  台州市如何建设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?对此,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,送上“金点子”。

  陈灵巧 市政协委员 浙江爱仕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

  激活“小细胞” 焕发大能量 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培育环境

  对台州来说,民营经济是最大的发展优势、最亮的发展特色和最重的发展底牌。而中小企业就是台州民营经济的内生主体,是实体经济的产业链基础。这段时间,陈灵巧带队走访了台州市100多家中小企业,既看到了台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,也看到了不少中小企业正面临着的“成长的烦恼”。

  “在走访中我们发现,不少中小企业的科创竞争力不强,一些企业的核心技术或零部件主要靠引进,同时存在着产业链协同不足的问题。”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,陈灵巧对企业发展的痛点与难点有着切身体会,同时她也深知创新研发能力和产业链协调发展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。

  如何优化科创环境?陈灵巧建议,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科研投入支持力度,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技术攻关,解决跨行业、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。

  如何为企业“扣”好产业链?陈灵巧认为,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,可以通过政府驻企协调指导、线上平台供需对接、龙头企业协调带动等方式,让政策措施与市场环境有效匹配,同时也要继续深化“好产品 台州造”活动,扩大台州制造的品牌影响。

  激活中小企业,实现台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,人才也是一项重要因素。陈灵巧在走访调研中发现,不少中小企业招才留才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。“孩子先走,老婆再走,自己最后走”的企业人才流失三部曲在不少中小企业内上演。“目前台州市不少中小企业都位于相对偏远的园区、乡镇,公共服务相对薄弱,人居环境也不太理想,引才难,留才更难。”

  因此,陈灵巧认为提升留才环境、推动企业人才梯队培养很有必要。台州市可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、工业园区建设员工公寓、园区邻里中心,定向提供给企业员工,补足教育、娱乐、商贸等配套设施短板,提升整体人居环境和留才环境。

  陈丽婷 市政协委员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

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“台州工匠”

  实现台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,人才梯队培养是一个重要砝码。陈丽婷分享了一组数据:目前,台州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量只有58.21人,在制造业中大专以上学历者的比例不到20%。这组数据,体现出的是台州整体从业者素质平均水平偏低。而这也成了台州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短板,也是台州着力打造“七大千亿产业集群”的极大掣肘。

  在陈丽婷看来,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,无疑是台州市建设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重要依托,也是台州的当务之急。如何让职业技术教育为台州培育输送更多优秀工匠?陈丽婷提出了几点建议。

  前不久,台州与温州共同获批“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建设试点”。陈丽婷认为,台州要紧抓这一机遇,利用好政策红利,进一步落实台州市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,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和民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新动能,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。

  “优质的职业教育,应该让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都能出彩。”陈丽婷认为,台州市职业教育应不断扩大规模容量,既要面向中职学生,扩大升学名额,又要面向在岗职工,开展在岗培训。相关部门可以结合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,对员工开展分批次、分类型在岗培训,直接、快速地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,促使人力资本升级。

  此外,职业院校招生也要“不拘一格”。“我们可以试着改变职业院校围墙内办学的格局,职业教育的招生部门可以开设在企业、闹市区,甚至可以到县乡镇(街道、园区),让职业教育供给走到广大社会劳动者身边,最大程度方便劳动者找到职业教育、找到所需课程。”陈丽婷建议。
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:025-84707368,广告合作:025-84708755。
6117
收藏
分享